大家好,我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话题,对功利教育的批判。什么是功利教育?为什么要批判功利教育呢?
最近几十年以来,教育日益被视为是实现国家经济增长、科技竞争和个人谋利的工具,从而模糊了教育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很多重大问题的关注。通过教育形成人类文化的道德基础的这种功能,逐渐地虚空了。这种教育被称之为是服务于经济增长的教育,导致我们的教育乃至人类文化面临了无声的危机,所以有很多人文学者发出了强烈警告,来抵制和批判这种教育。
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Nussbaum)
这里面最著名的是一个美国的学者,叫做努斯鲍姆,她多年来持续地批判功利主义的教育,为人文教育辩护。她获颁世界上37所大学的荣誉学位,两次入选世界百名杰出知识分子的榜单。这本2010年出版的《功利教育批判——为什么民主需要人文教育?》一书,成为批判“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的砥柱之作,被翻译成20种文字,是一个很强有力的声音。
努斯鲍姆认为,现在各个国家都希望培养具有高度实用技能,追求短期效益,能够盈利的教育,而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我们称之为人文的那种特征,就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等这些东西正在节节败退。跟那些高度盈利的、有用的教育相比,它们是越来越没有地位。我们在大量培养“受过技术训练,却不懂得怎样批判权威”以及“有用的、但毫无想象力的赚钱者”,就如同一些政治家公然宣称“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电焊工,而不是哲学家”。
努斯鲍姆分析了“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的主要特征。
首先是强调经济增长和群体价值。在课本当中陈述现实问题的时候,往往强调经济增长高于一切,而分配公平的意义则没有那么大。课本告诉学生重要的是中等人,是中位数,而并不是譬如最贫困者的状况,所以模糊了对弱势阶层的关怀。“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只看重集体、整体,而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对每个人的尊重上的。
这种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抵制批判性思维,尤其是批判性的历史教育。在“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当中,批判性思维并不是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刚才讲的它不能盈利,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教育以培养技术精湛、顺从听话、习惯于集体思考的学生而闻名;不去认真思考民族主义的高涨,民族主义观念造成的危害,不去思考在技术主宰一切的情况下,道德理想如何变得麻木。
第三个特点是反对人文和艺术教育。因为文学和艺术似乎不能为个人或国家带来经济上的进步。然而正如努斯鲍姆说的,“大量实验证明,音乐和艺术能够培养社会共同体,培养卓越,培养一种广义的公民身份感”。我们现在也越来越意识到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的作用。努斯鲍姆认为导致国家成功的公民素质的的根基,恰恰就是人文学科和艺术,如果我们忽视它们,就会咎由自取。
“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是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社会发展模式同构的。那么是把我们称之为是社会发展的旧模式。在这种旧模式当中,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民主的增长,也不意味着增加医疗、教育和社会的福祉,同时“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抹杀了教育中人的目标。
杜威说,“设计良好的机器能够比任何人更能干,但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获得意义丰富的人生”。也就是说,美好社会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和体制,而且是由心智健全、自由、独立的个体构成的。努斯鲍姆说,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公民素质,不仅仅是培养各种专业人员,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出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的人”。也就是说“有意义的个人”,是对人的培养更为重要的目标,而不仅仅是职业训练。
这个问题实际上引起了世界性的重视,在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叫《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也提出了这个命题。认为“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共同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
研究报告说,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中体现的人力资本理念。教育不仅关系获取技能,还涉及到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是我们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这段话讲的也非常真实,当我们的教育视为是一个盈利的过程,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那么我们把一些更重要的目标就放弃了。
所以,对经济至上的发展观,对“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的警惕和批判是一个世界性的主题。
那么对我个人而言,读这本书的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努斯鲍姆她虽然尖锐地批判教育的功利主义,她同时很明确指出,功利主义并不是美国的教育模式。“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不同,美国有大学的文科教育的模式。大学和学院教育的这种模式影响了中等教育,使得任何人都不会被过早地引入非人文学科的潮流。”“它一直坚决拒绝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特别重视让儿童积极参与询问和提问活动。”“对文科的重视,也不是社会精英或者上层阶级的特权。从很早的时代起开始,美国的一些重要的教育家就把文科教育与培养有知识的、独立的、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结合在一起。”
所以这特别有助于澄清我们对美国教育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因为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美国的文科教育模式、实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等等仅仅是面向精英阶层子女,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统治者;而中产阶级子女接受的是唱歌跳舞的素质教育,底层子女接受的是严格训练的“应试教育”。其实这是一种流传的偏见,它暴露的恰恰是作者自身的文科训练的缺失。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教育思想网”(ID:eduthought),作者杨东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