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在读大学的时候,有机会去日本交换一年,会做些什么?
旅游打卡,学习日语,购物血拼,最后抱着一个巨大的电饭煲,踏上回国的飞机。
这是比较常规的答案。
但偏偏,也有一些“异类”。
他选择去一个车站附近的中华料理店打工,每天和一群中国人混在一起,朝九晚五,两点一线,不是上课,就是在店里打工。
一年到头,你问他,有什么收获?
日语肯定是没太学到的,好像也没参加什么学校的活动,更没有变成一个日本通……
难道这一年就“荒废”了?!
当然也不是。
因为很多年后,这个留学生,将这段经历拍成了一部电影。
第一次看到《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是在去年的北京电影节。
最近看到有不少人吐槽情人节档期,爱起各种风格雷同的长片名,顺便也扫射到了这部电影。
在此也必须正名一下:这并不是一部爱情片,而是一部很有趣、很舒服的生活流电影。
影片是导演李亘自编自导的导演处女作,也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所以,不要被这个片名劝退!
可能也有很多人会对生活流这个词有误解,觉得这也就意味着,电影没什么剧情,很平淡、琐碎、无聊。
但恰恰相反,《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的风格很有趣、很轻松。观影的过程中,不时听到身边有人笑出来。
男主角,交换生李小李是一个性格闷闷的、很腼腆的男孩子。
他去中华料理店里应聘,代理店长问他,你的特长是什么。
简历上赫然写着,中文。
他本身就不爱说话,加上日语不好,更像个闷葫芦,经常会被店里的女孩子逗。
但是一起打工的年轻人赵青木,试图对他摆谱、让他请吃饭的时候,他又不会认怂。
小李沉默半天,憋出来一句,我没钱。
当然, 后来他才知道,其实赵青木人不错,只是习惯了像个刺猬一样,跟谁说话,都要刺上两句。
也有一种可能:自己这份工作,是赵青木喜欢的女孩儿介绍的。小赵吃味了。
在这个故事里,小李像是一条线,串起了他身边的人;也像是一面镜子,关照着许多种不同的生活。
酷酷的赵青木和漂亮女孩儿邱邱,人人都觉得他们像一对,但偏偏谁都没有对谁表过白。
代理店长管唯和小师傅宋哥,在一起生活多年。但因为拿不到永居,他们的关系始终只能保持在地下。
学校的莉莉老师,倒是有个完整的三口之家。但是丈夫、她、女儿,三个人分居三地,很少团聚。
理发店的老夫妻,相濡以沫大半生,这下总是“神仙爱情”了。但他们也没有孩子,所以临到老年,唯有互相扶持,过一天就少一天。
是的,人人的故事里都有个“但是”。
谁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谁都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儿,
但是,这就是生活:表面波澜不惊,内在却总是暗流涌动。
正如李小李在日本的这一年,看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变化无处不在。
他听了很多人的故事,也被卷入了许多人的生活。他打破了某种一成不变的日常,也就重塑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而影片也正是以这样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辐射到了人生的每一面:学业、事业、爱情、亲情和死亡。
尤其会觉得,这是一部很适合在春天观看的电影。
可是因为本片的摄影指导是侯孝贤的弟子姚宏易,他尤其擅长于去捕捉日常生活中的那种细节之美。
上学路上,葱葱郁郁的田野、河流和晴空。
医院窗外,天空、塔和挨挨挤挤的房屋。
包括地下一层的南国亭餐厅,看似只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场所,但在暖黄色的灯光下,也有种家的温馨感。
某种程度上,看这部影片,就像参加了一次日本乡村深度游。光是欣赏画面本身,就能值回票价。
当然,必须承认,本片的整个幕后班底,都相当“王炸”:摄影姚宏易、配乐花伦乐队、配音杜笃之、美术文念中……
难怪创作审美始终在线,整个故事,也具有一种非常轻盈的质感。
每一个镜头,都会让我们想起蓝天,白云、温柔的风、清新的空气,想起所有那些通透的、治愈的、充满生命力的东西。
在流动的镜头里,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淌。
仿佛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与联结,也像是春天的植物一样,缓慢地生根发芽。
我们和李小李一起,认识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邱天扮演的女同学邱邱。
她美丽,灵动,充满个性,每次唱生日歌都会直接唱最后一句。
在小李最孤独的时候,是她给他介绍了工作,让他结识了南国亭的大家庭;也是她最开始拉他去上莉莉老师的课。
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她反而渐渐淡出了小李的交际圈:这也很像是一种隐喻,邱邱像一只自由而孤独的鸟儿,从不在任何人的生活中过多停留。
张艾嘉扮演的黎莉莉老师,看似热情、健谈,但其实每节课都没几个人来上课。
她习惯了对着空空的教室、昏昏欲睡的学生,直到她遇到了李小李。
两人一起上学、放学、坐公交车的时刻,平淡而又温馨。
齐溪扮演的代理店长管唯,看起来性格耿直、严肃、很难相处。
但其实她是最刀子嘴豆腐心的那个人。
南国亭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限定家庭,在这里,管唯收留许多无处可去的人:
看起来很八卦、其实非常孝顺的日本阿姨;看起来很凶、其实身体不好的后厨大师傅;还有看起来很桀骜不驯、其实非常善良的年轻店员……
尤其让我觉得很惊喜的,是牛超扮演的店员赵青木。
赵青木是个混血儿,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中国人。
在一开始,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完全入乡随俗;但再往后,你会发现,他才是最没有归属感的那个人。
父母离异多年,母亲将他赶到日本,而父亲早已组建了新的家庭,也不需要他。
他时而说重庆话、时而说普通话、时而说日语——不断变化的语言,印证了他内心的割裂。
假如李小李的问题在于,他不会说日语,他注定只会是短暂的过客。
那么赵青木的问题则在于,他会说太多种语言,但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
之前对牛超这个名字有过印象,源于2019年的一档综艺节目,身边有朋友pick他,因为他跳舞的样子非常帅;我也对这个喜欢画画、喜欢表演,外表总是很酷但其实做事异常认真的男孩,印象很深刻。
没想到会在这部电影里见到他,更没有想到,作为一个新演员,他的表现还相当不错。认真得诠释每一个角色,相信他会在演员这条路上走的很踏实。
在很多地方,他和赵青木是很相似的:那种只属于年轻人的、横冲直撞的锋芒和倔强,强硬外壳下掩饰着温暖和脆弱。
影片中青木的最后一场感情重头戏,他的表现也很亮眼:这个含泪的回眸,既显得克制,也很真诚。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里,一个很动人的地方在于,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异乡人。
乍一看,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锋利的、充满棱角的一面。但是一层一层,洋葱剥开,你会发现,原来人人都是善良的、是真诚的。
影片很精准地描摹出了角色那种漂泊的、彷徨的、没有归处的状态。
他们都是生活在地下室的人,都是水底的鱼,在夹缝中生存。不被看见,也不被理解。
所以,才要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不敢让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和柔软:这是他们保护自己的方式,是边缘人的生存哲学。
但是,南国亭将他们聚在一起。让他们从陌生人变成家人。
你会很清楚地看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小李如何跟南国亭的所有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但是,他们的感情,又要在最高点戛然而止。因为一年时间到了,他要回国。
“限定亲情”,这是一个很美好、也很哀伤的概念。
哀伤的地方在于,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关系是非常脆弱、随时可能会终结的。就好像每种植物的花期都有限,留学生也只会在这里待一年的时间。又或者,还有其他的意外、人事变迁,随时可能会拆散这个小小的家庭。
但美好的地方则在于,他们仍然愿意去付出。
他们仍然愿意去抓住这个短暂的、“限定”的时间。
明明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分开,还是愿意去相遇、去绽放、去抱团取暖、去大声唱歌、去拥抱这短暂的缘分。
相信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提到共鸣这两个字。
影片所制造出的这种共鸣感,一方面的确来源于影片的真实。
南国亭是真实存在的,留学经历也是真实的。每一个有留学经历的人,都会惊叹于本片在细节上的还原度,以及导演所营造出的那种,恰如其分的日常感。
看似平淡日常,但其实一句不经意的台词,或者某个小小细节,关不上的箱子、过期的免费饭团、医院外的风景……都会让我们有被“戳中”的感觉。
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导演真诚的表达态度。
我相信这部《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其实就是导演李亘,交给自己的一份人生答卷。
影片讲述的是他的经历,也是他的收获。
这种收获,并不一定要是什么物质上的奖励,或是什么能被写在简历上的内容。很多时候,它是无法被形容,也很难去概括的。
但这恰好也是“生活”的真谛。
生活并不是一部结构工整的类型片,主角在结尾一定要战胜恶龙、得到宝藏。
生活,是一种微妙的、细腻的、很难被捕捉的东西。是细节,是情绪,是无处不在的空气。
但也正因为此,我们才想要写诗,想要拍电影,想要抓住那种一闪而过的灵感。
而《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做到了这一点。
在流动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生活的诗意。
在相聚和别离的故事里,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仪式感,更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中,突然涌现的,“抑制不住的脉搏”。
这并不是一部类型片。
但是我们依然想要将它推荐给所有人。
因为它真的很真诚。
也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我们能触碰到生活的温度,和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