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孩子小时候所接受的生活教育极为重要,尤其是父母的家庭教育。而在小时候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作用是远远大于父亲的。
胡适
就曾在自传中回忆自己的母亲冯顺弟,认为他所有的美好品质都是自母亲
冯顺弟
那里学来的。
冯顺弟人生并不是很顺利,她的父母是老实巴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农民。她是家里的头胎女儿,重男轻女的父母想借大女儿的名字下胎生个儿子,于是给她起名冯顺弟。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冯顺弟在17岁时,就给49岁的官绅
胡传
做了填房。
冯顺弟到胡家之后,才发现自己要做六个孩子的后母。胡家的大女儿大她七岁,大儿子才比她大两岁。这对老夫少妻关系还算融洽,结婚的第三年,冯顺弟就生了一个儿子,胡传老来得子,万分高兴,取名为
“胡适”
。
胡传每天在忙完公务之后,还要亲自编写教本,教小儿子识字读书。这个幼子天资聪颖,在三岁之前就已经认识七百个汉字,胡传见儿子聪明机敏,更是对他疼爱有加。他还专程叮嘱冯顺弟,不管以后自己在不在,都要让儿子完成学业。
就是这样一句叮嘱,冯顺弟铭记了几十年。
1895年,胡传在从台湾返乡的途中
因病去世
,这一年冯顺弟才
只有23岁
。在父亲早亡后,守寡的她既要做儿子的慈母,也不得不担起父亲的责任。
可是她却懂得保全孩子的面子,从不在人前教育孩子。儿子要是做错了事,
她从不当面斥责
,等到晚上人静时,没人听得见,她才责备。不管是打还是骂,她都不允许胡适告诉别人。
她这样为孩子着想的教育方式,使得小时候的胡适始终
保留了一份自尊
。长大后的他也
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
,基本上不会做让自己丢面子的事情,正是他的爱惜羽毛,他的人缘也十分不错。几乎各行各业的大亨都与他有过交道,还有不少人觉得与其来往是件荣誉。
冯顺弟是掌管家里财务的后母,肩上不只有教育自己儿子一个人的责任。
胡家的家境在胡传去世之后每况愈下
,可胡家大哥却是个败家子,四处招摇撞骗。每次一回家,他就要把家里翻一个底朝天,更是到处打着胡家的名号借钱。
在过年的时候,胡家的日子总不安生,上门的债主一个又一个,做后母的她也不闹,只是低眉顺眼地给人赔不是,
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做贴补
。等到罪魁祸首回家,她也一直是一副温温和和的样子,不在家里闹脾气,维持着家里和和睦睦的样子。
在进入学堂之后,当时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让小胡适难以适应,冯顺弟没读过书,不能像父亲一样在学习上给他指导教育,只能对他多加劝导,鼓励儿子去搞明白学的每一句古文的意思。
为了让儿子能够在学堂里学个明白,冯顺弟完全不顾自己生活清减,
每次都送几倍以上的学费给学堂先生,嘱托先生一定尽心尽力教导自己的儿子
。
为了让儿子长见识,冯顺弟还狠心卖了自己的陪嫁首饰,把儿子从小学堂送到了上海。
1913年,胡适去了美国读书,此时冯顺弟患重病,她害怕自己撑不过去,同时又为了不影响儿子在美国读书,
她特意告诉照顾自己的家人要代替自己每个月给儿子去信,千万不能让孩子识出破绽。
好在最后疾病好转,儿子在美国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有这样通情达理的母亲,胡适之后能够成长为一代文豪也是不奇怪的事情。这个母亲用自己的人生为儿子搭起了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她以身作则,
教会了儿子隐忍温柔
,给了儿子人生无尽的财富,这种母爱实在可敬。
参考文献:
[1]胡适,《四十自述》,2016,江西人民出版社